数字能量4和9

能量数字老师 号码五行 2023-11-17 08:22:02
文/乔一老师

从失和苦中获得能量

第二十三章 数字能量4和9 希言自然。

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

孰为此者?天地。

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故从事于道者,同于道,德者同于德,失者同于失。

同于道者,道亦乐得之。

同于德者,德亦乐得之。

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

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
希言自然,这是这一章的总括。

希是少的意思。

希言就是少言。

希言自然,就是自然之事无须多言。

关于自然的道理,不需要多讲,自己仔细去观察就行了。

佛家也是讲究希言,言语道断,一说就错。

所以,释迦拈花,佛祖微笑,这不可说之法就已经讲完了。

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,未说一字,为什么呢?因为,法不在文字上,而在文字之外。

法不可说,要去证悟。

法在哪里?郁郁黄花无非般若,潺潺流水皆是妙音。

法无处不在,就在自然之中。

所以,也可以说是希言佛法,和老子的希言自然是一个意思。

后面一句就解释了为什么是希言自然,也就是说,为什么自然之道是不需要言语来讲的,这是因为,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

孰为此者?天地。

飘风就是大风,骤雨就是大暴雨,大风是不可能一直刮的,暴雨也不可能是一直的下,孰为此者?是什么在驱使着这一切呢?是天地。

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?这一句是引申,从天道而引申到人事上。

天地万物都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,对于人而言怎么可能有永远不变的道理呢?想起《西游记》里的一句话:天地本不全,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。

这句话很可能就是引用了老子的这句话,只不过做了一点变通而已。

世事即不可能永恒不变,也不可能完美。

我们看太极图就可以理解这句话。

阴阳太极图,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阴阳消长,阴极而阳,阳极而阴,阴阳是互为转化的。

再一个,太极图中,阳中有阴,阴中有阳。

没有纯阴纯阳的道理。

这个道理应用到人事上,就是,好即是坏,坏即是好,好到极点就变坏,坏到极点就变好,这就是物极必反,否极泰来的道理。

同时,好中有坏,坏中有好。

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友。

这才是天之道,才是自然之理。

故从事于道者,同于道;德者,同于德;失者,同于失。

同于道者,道亦乐得之。

同于德者,德亦乐得之。

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

这一段话,讲的是应用。

前面的道理明白了,那怎么指导我们的生活呢?就是上面这几句。

从事于道者,就是一心求道的人,一心求道,就会与道相应;一心求德,就会与德相应;一心求失,就会与失相应。

相应,就是获得能量的意思。

就好比,求佛菩萨,就会与佛菩萨感应,得到佛菩萨的加持。

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。

同于道者,道亦乐得之,意思就是,当与道相应时,道的能量就会贯注到求道的人身上,求道的人就会获得道的能量。

同样,同于德就会获得德的能量,同于失就会获得失的能量。

同于道的这个同,有点类似于佛家所讲的信、解、行、证,做到这四点就是同。

也就是说,得信道,解道,行道,证道,最后才可以说是同于道。

不能简单的理解成认同,光认同,而不行证,是不能叫作同于道的。

如果信解行证都做到了,那就是佛菩萨了,至少也是圣贤,这样就知道同于道的意义了。

同于道,同于德,这个好理解,但是,为什么失者,同于失呢?为什么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呢?

佛即道,道法自然,如来。

道就是自然,自然之道用于人事上就是德。

所以, 说白了就是道德就是自然法则,客观规律。

同于道同于德,就是合于自然,按规律办事。

失其实是客观规律的一个侧面,包含在道与德之中的,本来讲了道与德之后,就不需要再讲失了,但是,因为人们经常忽略这个问题,所以,特别的提出来加以强调。

什么是失?失就是不好的,坏的,错误的。

就好比说,刮大风了,下暴雨了,你会说,这是坏天气,很不好,但是,要是30年不刮风不下雨,你觉得可以吗?那个时候,你大概就会想起刮风下雨的好处了。

不是这个事情不好,只是你没有看到好的一面罢了。

塞翁失马,焉知祸福?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,只有两面都面对,都接纳,才会圆满。

那些不好的,坏的,错误的事物,也是自然的部分,只有去面对,去接受,才会从中获得能量就象从夜晚中获得能量一样。

孟子曰: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。

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

这就是为什么唐僧要取到真经,必须要历经81难的道理。

不是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?不经历风雨,如何见彩虹?佛家讲究以苦为师,修行的第一步,都是从苦集灭道的苦开始的。

这样就知道失的意义了。

所以,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,以苦为师,就会从苦中获得能量,以失为师,就会从失中获得能量,师法自然,就会从自然中获得能量。

同于道,同于德,同于失,真做到了,那就是天人合一,非圣则贤了。

所以,当你失去什么的时候,不要总盯着失去的部分,而应该问一问:我从这失去中能获得些什么呢?失得失得,有失必有得,这是天道。

这样想了,就是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了,就会从失中学到东西,获得能量。

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
这句话在十七章也有出现。

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

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
结合上下文,这句话在十七章主要是讲君王之道的,意思就是,君王对百姓应该讲诚信,反之,就不会得到百姓的信任。

但是,这句话在这里,结合上下文,就不只是指君王之道了。

因为,这一章讲的是自然之道。

所以,这一句所指的范围就更大些。

意思就是:诚信不足,就不会获得外在的相应。

通俗来说,就是心不诚,就不灵。

这个信是非常重要的。

佛家讲信解行证,把信放第一位,儒家《礼记大学》有言:诚于中,形于外。

西方有个叫琳达拜恩的,就是有感于这句话而写出了畅销书《秘密》。

基督教则是信上帝,得永生,相信就行了。

老子这里讲到信,也都同时具有上面这些意思。

说到底,强调的就是心的作用,万法唯心所现。

我们所得到的,就是我们所相信的。

怀疑什么就会失去什么。

信为道之匙,相信什么,就会打开什么的大门。

乔一数字能量学:我们天天用手机号码,但手机号背后的秘密你知道吗

我们每个人的手机号都跟自己有着密切的联系,在神秘易经数字命理世界上的表现是我们手机号的根本,所以自己的号码如果没有根据易经数字命理来选的话,那么本号码就是自命的体现,凡事都有生命,命运何去何从,天命难违,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命数都决定好了,这个改变不了,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借助易经数字命理的知识来调整自身整体的运势,能调整运势加成,事半功倍。

数字有磁场,当你在使用手机号码磁场不好的同时,同样的它将会影响到你。

当自己的运势达到高峰,它在变弱的时候,磁场就发生了作用,数中有气,树有阴阳。

每个人的手机号都跟自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,而手机号本身是我们每个人在神秘易经数字命理世界的体现,所以如果自己的号码没有根据易经数字命理来选的话,就可以认为号码本身就是自命的体现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,常言道天命不可违,的确,每个人一出生都命数都已经决定的了,这个我们没办法改变,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易经数字命理的知识来调整自身运势,让自身能够获得运势加成,事半功倍。

数字有磁场,当你在使用一个磁场不好的手机号码的时候,号码的磁场也慢慢的在影响着你。

怎样判断我们的运势,其实看我们手机号就能明白,当你在经商,金融,婚姻等多方面职业,请一定要对自己的手机号引起重视,当你的手机号码用的时间越长,对自身的影响越大,当有的遇到破产或者官司,事事不顺,经常难有所获,调整号码显得至关重要,要提前对自己号码进行了解和预防,对以后挽回会有意想不到的损失,不要等到运势破财了在做调整。

易经讲到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衍生万物,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,凡事有阴阳,我们的一切都是受阴阳的相互作用,有的人运势强,有的人运势弱,活在顺境的哥们不明白阳盛即转为阴,运势也很难一直保持在顺境里,所以我们需要在阴阳变化中做好调整。

作者乔一老师,微信:522138292

数字能量4和9

评论

精彩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