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份证的0数字能量 看似“不美好”的遇见,其实都是“美好”的提醒

能量数字老师 组合数字 2023-07-14 08:57:38
文/乔一老师

乔.一易学数字能量学:看似“不美好”的遇见,其实都是“美好”的提醒

2020这卓越的22 、 4动能爆发后

2020年已经过去了1 、 3,从开年就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能量。

而这正是22 、 4的特点,用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认清本质,重新整理,再出发,这是一次校对的过程,也是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,就是我们到底有没有活在当下。

那么当下到底是什么呢?就是此时此刻,此时此刻你是什么样的状态,有着什么样的感受?带着怎样的觉知?

你依赖着什麽样的系统让生命成长
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话题呢?因为去年冬天的时候,我进入了一个瓶颈期。

我逐渐发现我生命最深层的一个问题就是,我总是依赖一个步骤,依赖一个方法或者是依赖一套系统来帮助我生命成长。

那个依赖,好像完完全全的放弃了内在的力量。

是什么时候放弃内在的力量的?就是通常不会是在有挫折的时候,而是在我拥有了或者说掌握了很多之后而放下。

所以当我每次都遇到了同样的瓶颈的时候,我不知不觉又依赖了一个什么东西或者是方法,或者是身份证的0数字能量一个流程。

我发现我们太执着于某个我们的思想和观念,它在当时肯定有用,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,反而变成了一种阻碍和限制,最后我们认同了我们思想上面的限制性信念。

每次遇到问题,内在便会不断的寻找一些什么可以抓住的东西来脱离这样的困扰。

我被什麽制约了

而我的瓶颈其实不是真正陷入到什么问题,而是我进入到一种看上去很平静的,没有什么欲望的生活的那种状态。

最开始我觉得是美好的,但是当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,那份美好就不在了,所以我很想搞清楚那份美好到底跑去哪里了。

其实我的状态没有变,但是以前是快乐,到后面是不快乐的,为什么会这样,那种感觉在哪里?

所以,我和朋友在电话中聊到我的体会。

之后我们都发现那个结果是,不要执着在我们以为我们想要的事情上(我们自己要的,大多都是被环境及文化制约的结果)

日常生活中,我们习惯放太多能量,注意力在逻辑思考上,我们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似乎让我们认为非常重要。

做决定时,用头脑反复忧虑、比较、分析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。

因为,我们认为这样才会做对选择,这样才不会有平白无故的损失,所有事情都计算好了才算保险有保障。

在设定人生方向时也是如此,我们一般按照传统的目标设定,来决定许多事情。

我们会按照主流价值观、金钱物质为王的价值观去拟订我们要达成的目标。

光只用金钱和主流价值观衡量成功和拟订目标,就是一条有限制的路。

因为,我们永远只能去想到我们想得到的。

但这个世界、整个生命却毫无疑问的比我们的庞大许多...

要看清楚这件事不容易,因为前方的迷雾太多,我们看不见那充满真实的路,然而,生命却一直在透过旁敲侧击的方式,甚至有时候有点激烈的手段点醒我们...

如果,你的生活之中也发现了某些一直重复出现的挑战与问题。

也许是生命正在提醒你,有另一条路,让你真正迈向顺流的人生方向。

其实我们遇到的所有事情不过就是宇宙对我们的慈悲和爱的提醒,就是来告诉我们要平衡的生命课题,需要提升自己的课题,所以遇到是很好的事情。

这些看似不美好的遇见,其实是一种美好的提醒。

开启新旅程

活出最精彩丰盛的自己

如何让生命中想要活出最精彩的那个丰盛的自己?

1、这我们要依赖的是自身的喜悦。

2、我们要依赖的是自身的喜悦。

如果我们没有喜悦,也没有能量校准活在当下话,那代表我们失去了两样东西。

第一是我们失去的对时间的主导权,第二是我们失去了对身体的主导权,就是我们同时失去的身体和失去的时间的主导权,这样就会一直被牵着走。

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应该要学会去依赖自身喜悦,而不是依赖于外在的某些事。

举个例子:就好像现在很多人迷恋手机。

他们买手机时很快乐,然后每天看手机很快乐,他的快乐就在他的手机上面,或者他某些物品上面。

如果他手机坏了,他可能会出现焦躁,不安。

这就是认同于用外在事物链接了快乐。

一旦我们透过这种方式连接外接,直到某个巅峰的那一刻或者消失的那一刻,之后那个痛苦就会产生。

而我们需要拿回这样的力量,并回归与自己的身体做链接 身心一致,知行合一在每一个时刻的时候,所有的一些不安都会消失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,因为我发现,只有我们在当下这一时刻的时候,内心是平静,身心是喜悦的。

而无论是我们活在过去还是未来,那份焦虑,不舒适感都会出现。

因为只有当下是丰盛,而过去或未来,都可能是匮乏。

之前两期我们也讲过,现在决定未来,那么只有当下丰盛,未来才会丰盛。

乔一数字能量学,中国人为何特别喜欢数字“七”?“七”到底有多神奇

作为数字本身而言,7的功能与其他数字并无不同,可是从民俗学上来看,古人眼里的7则一般是一个特殊数字……

在中国,七也带有神秘色彩,人们常说:七是一个轮回,想想的确如此:如一周七天、天上有七星;人的感情有七情;色彩有七色;音乐有七音;诗歌有七言、七绝、七律诗;人体有七窍;民间传说有牛朗织女七月七夕鹊桥相会;古时人死后每七天为一祭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后算完毕……7果真是个很神秘的数字,神秘得让人不由得想去探寻一番。

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第七天为人日——与女娲造人的传说有关?中国农历新年正月的第7天,即正月初七,古人定之为人日。

在传统的节俗中,7所扮演的,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。

古人过春节,俗称过大年,从正月初一到初七,都赋予了不同的节日含义。

据晋董勋的《问礼俗》,从新年的第1天到第7天,分别是鸡日、狗日、猪日、羊日、牛日、马日、人日。

将新年首月的第7天设为人日,最晚在魏晋时代已很盛行。

晋代李充《登安仁峰铭》便称,正月七日,厥日为人;策我良驷,陟彼安仁。

在新年的第7天,古人要吃用7种时鲜蔬菜做的七宝羹;制作类似小人形状,时称人胜的佩戴物。

而人日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登高,此俗为何而来需再考,但人往高处走正代表人日里的一种愿望。

人日即人的节日,古人将新年的第七天设为人日,在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中或许能发现些秘密。

女娲在创造出人类之前先造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,从第1天至第6天,分别创造出了鸡、狗、猪、羊、牛、马,到第七天才完成了造人计划,遂将这天设为人类自己的节日。

虽然女娲造人仅仅是传说,但巧合的是,在西方的神话里人类的诞生同样与7相关。

不同的是,在西方创世造人传说里,人是上帝在第6天造出来的,比女娲早1天。

而第7天上帝休息,西方的一周7天,据说由此而来。

结合中外造人的传说,设新年第7天为人日或许正是古人对人口增殖的期盼,因为这里的7已包含有生的意味。

农历第七个月的第七天为七夕节——守夜女子咸怀私愿?农历七月的第7天,即七月初七,在古人眼里是又一个特殊的日子。

七月的第7天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,又称乞巧节。

传说在这一天,恋爱中的男青年牛郎和女青年织女将会相聚,此即汉应劭《风俗通义》中所说:织女七夕当渡河,使鹊为桥。

为何牛郎织女只能在七月的第7天相会?梁宗懔的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记载:天河之东有织女,天帝之子也,年年织杼劳役,织成云锦天衣。

天帝哀其独处,许配河西牵牛郎,嫁后遂废织衽。

天帝怒,责令归河东,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会。

据说,民间还有另一版本的传说,原来天帝本意是让牛郎织女7天相会一次,结果传话的乌鸦听错了,弄成了七月份的第7天才能相会一次。

在此故事的基础上,随后还演绎出了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。

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但这个节俗却无法得到现代天文学上的解释。

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任一节气,都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位置而定的,有明确的坐标意义。

而七夕节,除与月亮勉强有点关系外,与其他天体均无天文学上的关系。

那么,惟一的解释是古人觉得7与其他数字不一样,由此形成了敬7心理,一年中的第7个月的第7天因为显得颇为神奇,促使了七夕节的诞生。

七夕节是中国仅有的几个纯阴历节日之一,因为节日的主角是女性,故又被称为女节或女儿节,也被视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。

进一步分析,七夕节的原始意义应与人类生殖繁衍祈愿有关。

汉魏时起,女子便有在七夕节这天晚上乞子、乞姻缘的风俗。

晋周处《风土记》记载,时女子在七月七日:守夜者咸怀私愿。

人死后第7天要祭奠做七——7与死产生关联?在古代丧俗中,数字7同样十分神秘。

至今,民间在亲人亡故后都有做七的风俗。

所谓做七,就是在人死后,从第7天起,亲属每隔7天设斋会祭奠一次,前后7次,七七四十九天结束。

民俗学上的解释认为,这与转世传说有关。

按照迷信的说法,人死后7天就会转生,每7天为一期,期满后会再降生,所以死后第7天要为亡者设立灵座。

若第一期后未得生缘,则要再等一期,如此这般,7期为限,49天后除灵。

还有一种迷信说法是,亡魂通往阴间的路上有层层关卡,每过7天要过一道关口。

为亡者做七,实是为了护卫其顺利到达阴间,免做孤魂野鬼。

在第5个七日,亡者最受累,所以又以做五七最为隆重。

从做七的丧俗中可以发现,这里的数字7充满了悲情,与人日、七夕中的数字7所关联的生、喜庆的气氛刚好相反。

古代早期,7在丧俗中的身份很尊贵。

《礼记王制》中有这样的说法:天子七日而殡,七月而葬,而其他人死后则不能使用这种礼仪。

为什么天子的丧礼规定7天停放灵柩,7月下葬?时人认为,7是王者的代表。

古代帝王祭祀先祖一般设七庙,即《礼记王制》所谓:天子七庙,三昭三穆,与太祖之庙而七,也从侧面折射出先秦帝王家对7的敬重。

七情六欲是哪七情?中医七情会致病?七情最早见于《礼记礼运》中,原文记载为:喜,怒,哀,惧,爱,恶,欲,七者弗学而能。

在《三字经》中也有记载:曰喜怒,曰哀惧,爱恶欲,七情俱。

对比两者所记载的内容不难发现,七情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,最明显的不过是喜、怒、哀、乐四种情愫。

当然忧、惧、爱、憎、欲也是人每天都会有的心理反应,只是人们一贯喜欢说喜、怒、哀、乐罢了。

对于中医学来说,七情是指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这七种情志,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对七情的具体介绍。

七情致病伤及内脏,主要是影响脏腑的气机,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,气血运行紊乱。

不同的情态刺激,对气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。

七情影响脏腑气机的病变规律,《素问》概括为: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惊则气乱,思则气结。

怒则气上,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,血随气逆,并走于上。

临床可见气逆、面红目赤,或呕血,甚则昏厥卒倒。

喜则气缓,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。

在正常情况下,喜能缓和紧张,使营卫通利,心情舒畅。

《素问》说:喜则气和志达,营卫通利,故气缓矣。

但暴喜过度,又可使心气涣散,神不守舍,出现精神不能集中,甚则失神狂乱等症。

悲则气消,是指过度悲忧,可使肺气抑郁,意志消沉,肺气耗伤。

恐则气下,是指恐惧过度,可使肾气不固,气泄于下,临床可见二便失禁;或恐惧不解则伤精,发生骨酸痿厥,遗精等症。

惊则气乱,是指突然受惊,以致心无所倚,神无所归,虑无所定,惊慌失措。

思则气结,是指思虑劳神过度,伤神损脾,可导致气机郁结。

古人认为思发于脾,而成于心,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,也会影响脾气。

思虑过度,则伤心脾,暗耗阴血,心神失养则心悸,健忘,失眠,多梦;气机郁结阻滞,脾的运化无力,胃的受纳腐熟失职,便会出现纳呆,脘腹胀满,便溏等症。

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医七情的具体概念,七情对于内脏,七情会影响到内脏的健康,所以无论是哪种情志都需要控制。

神奇的7日节律究竟是什么?

西方近代才发现人体生物钟,而我国二千五百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里就已经详细地描述了人体生理、病理的昼夜节律、七日节律、四季节律、年节律、六十年节律、三百六十年节律。

就以七日节律来说,张仲景在《伤寒论》中就写道,如果外感风寒,即使不治疗,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,一般7天就可以自行痊愈,如果7天不好,病程就会延至7的倍数,14天或21天,这种规律被称为七日节律。

动物和人的怀孕周期都是7的倍数。

鸡孵蛋:7X3=21天猫怀孕:7X9=63天兔子怀孕:7X4=28天老虎怀孕:7X15=105天人类怀孕:7X40=280天

7日节律如何形成?它是受太阳和月亮的共同作用形成的,阴历(中国传统日历)一个月有28天,一个月存在四次潮汐,28除以4就是7天,因为人类祖先来自海洋,人体大部分是由水组成,所以人体7日节律,也可以看成是潮汐律,这就是天人合一。

由此可见7这数字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,的确令人惊叹!

作者乔一老师,微信:522138292

身份证的0数字能量 看似“不美好”的遇见,其实都是“美好”的提醒

评论

精彩评论